在巴黎的最後一夜


金黃色的艾菲爾鐵塔倒映在紫色的塞納河中,旋轉木馬的燈泡閃爍著,孩子們的笑聲繚繞在耳際,夜巴黎的鮮豔浪漫在耶拿橋(Pont d'Iéna)的暮色下拉開序幕。

待在巴黎的最後一個晚上,我們沿著塞納河右岸漫步。這幾天下來,我們靠著雙腳踏過巴黎無數的大街小巷,蒙馬特(Montmartre)、巴士底(Bastille)、西堤島、盧森堡。其實巴黎也是座適合走路的城市。

塞納河的右岸並不像左岸那樣熱鬧,至少在耶拿橋到阿爾瑪橋(Pont de l'Alma)這一段是如此,冷清的步道上稀稀落落的人,像是傍晚出來運動的居民,讓這座浪漫城市也擁有俗民日常的溫暖。其實入夜的塞納河依然繁忙而熱鬧,一艘又一艘掛著刺眼霓虹燈的觀光船穿梭其中,艾菲爾塔底下燈火通明,都無法遮掩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熱情。巴黎有如京都那般的古都韻味,也有如東京一樣的喧鬧繁華。

雖然預計走去凱旋門,不過就這樣漫無目的似地閒逛也不錯,我們在阿爾瑪橋頭轉向喬治五世大街(Avenue George V)。密集的餐廳與酒吧圍繞著這個複雜的路口,以及鄰近阡陌街道間的街區中,此刻正值晚餐時間,琳瑯滿目的美食顯得格外吸引人。我們索性打開 Google 地圖搜尋評價優良的餐廳。喬治五世大街、蒙田大街(Avenue Montaigne)與香榭麗舍大道所圍繞起來的這塊三角形區域中,聚集著不少餐廳,其中有不少獲得五顆星評價的店,我們選擇了一家較少人排隊的海鮮餐廳,決定於此用過在巴黎的最後一頓晚餐。

雖然巴黎位於法國內陸,距離最近的海港勒阿弗爾(Le Havre)有將近兩百公里遠,但這裡的海產也是十分有名的。這一家餐廳的餐點相當豪邁,蝦蟹蚌螺應有盡有,偌大的盆子裝得滿滿,每一樣都是色澤光鮮,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。實際入口品嚐,新鮮美味果真令人驚奇,每一樣食材都保持高度的鮮味,蝦蟹的肉也相當有彈性,就像是在漁港吃現撈的一樣,而旁邊那顆去腥用的檸檬則完全派不上用場。

服務我們的是一位年輕姊姊,她不但向我們解釋如何用餐,還教我們如何處理龍蝦與螃蟹堅硬的螯,後來更與我們聊到許多關於法國的資訊,只可惜我們隔天一早便要離開這浪漫的國度,只好有待下回再訪時,能夠有更多的收穫。臨走前的一張合照,算是為我們留下這段記憶,記得當下結交新朋友的那份感動,以及品嚐美食後滿足的面容。

步出餐廳,我們繼續往繁忙的香榭麗舍大道前進。這是巴黎最主要的購物區,也是巴黎車流量最大的道路之一。來到巴黎幾天來,第一次看到塞車的狀況,也是第一次聽見放肆的喇叭聲,真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。車陣從那一頭的埃及方尖碑,綿延到另一頭的凱旋門,充分展現了大城市忙碌的一面。

站在宏偉的凱旋門下,好像自己是巴黎漫長歷史的一部分,拱門上的雕刻栩栩如生,看盡百年來無數的過客。涼爽的風輕輕吹著,站在這個全巴黎交通最複雜的圓環中央,時間彷彿就這麼靜止了下來。如果多年後,我們再度踏上了這塊土地,是否會覺得它變得不一樣了呢?而每天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,又是否會感受到它長年累月的改變呢?

Published on October 14, 201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