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格廣場


小時候對於布拉格的印象,是源自於蔡依林唱的《布拉格廣場》。這首歌的歌詞其實與布拉格本身沒有太大的關聯,不過在當時卻帶給童年的我們許多嚮往。還記得副歌是這樣唱的:「我就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/在許願池投下了希望/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/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」。歌詞裡頭布拉格的廣場給人一種和煦浪漫的印象,就像熱戀中的情人所追尋的夢想之地。更重要的是,這一曲的正是出自周杰倫之手。在那個青澀年代,蔡依林與周杰倫象徵的是童話般的戀人,即使多年時間過去,兩人各自都有了歸屬,這段回憶仍然深植在我們心中。

隨著年齡漸漸增長,關於現實世界中的布拉格知識慢慢建立起來,我們知道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,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,而對於布拉格廣場的印象,也由浪漫的幻想轉變為理性的認知。布拉格廣場指的是舊城區的大廣場(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),那兒其實沒有歌詞裡可以投下希望的許願池,我們去布拉格也不再說要看夕陽之下的白鴿,而是改口說要參觀大名遠播的天文鐘。不過,在這個季節裡,布拉格廣場上還有一株高聳的聖誕樹,以及大清早就熱鬧非凡的聖誕市集。

其實我們一早進城,並不是立刻造訪布拉格廣場。我們從查理大橋(Karlův most)對街的小巷走進舊城區,順路逛了一座小教堂地下室裡有趣的小展覽,才從蜿蜒的石磚路走向廣場。雖然事先有做功課,早已對廣場附近的街景與建築瞭如指掌,但是在跨過最後一個轉角,看見天文鐘就聳立在眼前的時候,還是有一種遇見偶像的感動。我們從照片中、從螢幕上看見美麗的影像,那種情感遠遠比不上親眼見一面。怪不得人們總說「見面三分情」。

廣場上的聖誕市集有濃濃的中世紀味道,一排排典雅的木屋,每一攤都賣著不一樣的美食。露天的煙囪捲炭烤爐比起布達佩斯的精緻烘箱更顯豪氣,隔壁烤得油亮的馬鈴薯讓人垂涎欲滴,蒸騰的葡萄酒香也自遠方撲鼻而來。除了飲食以外,最特別的攤位要屬廣場中央那一攤,那像是從中世紀穿越至今的打鐵舖,炙熱的炭火與鼓風爐上,鐵匠的精巧手藝彷彿跨越時空陳列在眼前。

我喜歡東歐的聖誕市集勝過於德國。雖然德國的聖誕市集擁有最悠遠的歷史與傳統,然而時至今日,不少德國聖誕市集已被現代觀光化的浪潮沖得廉價。比方說極富盛名的紐倫堡聖誕市集,工業化的組合屋頂披上俗氣的紅白帆布,充斥著相同類型的攤販與不斷重複的產品,偌大的市集逛起來著實毫無新意。相比之下,東歐的聖誕市集雖然規模不算大,但每一個攤位都能讓人耳目一新、樂在其中。

布拉格廣場的聖誕市集從清晨一直營業到深夜,不論在一天當中的哪一個時刻來到廣場,這裡總是充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。廣場周圍總是有許多街頭藝人賣力表演著,吸引一群又一群熱情捧場的觀眾。除了街頭藝人以外,布拉格廣場上最盛大的表演,當屬天文鐘的整點報時了。每當接近整點之前五分鐘,廣場上的人們便開始往鐘塔靠攏。如果你能夠比人群高出半個頭,你將會看見成千上百顆黑頭顱竄動的景象,像極鐵磁流體受到磁化而聚起來那樣神奇而滑稽。當鐘聲終於響起,所有人面朝大鐘,宛如朝向聖城膜拜的信眾,目不轉睛地盯著其實有點單調的整點報時。

深夜廣場的絢爛燈光,將淡淡的夜霧渲染成繽紛萬千。堅挺的聖誕樹、花俏的高台、以及形形色色的攤位,為寒冷的冬夜增添了溫暖。在廣場周圍的街道上,我們能夠感受到歐洲文化與亞洲體驗兼容並蓄地共存。好幾條攤位林立的街上擠滿人潮,各式各樣的食物香氣,將古老的街區燻出東方夜市熟悉的味道。如果不是兩旁典雅的房屋,如果不是往來人潮說著聽不懂的德語和捷克語,說不定我會以為自己回到了逢甲夜市——一個鹽酥雞變成煙囪捲的逢甲夜市。我還記得當時買了一份冰淇淋煙囪捲,這是傳統美食的現代新吃法,本來帶著很期待的心情品嚐它,只可惜,這一份煙囪捲帶給人們的,是工業化時代那種大量複製的滋味,而不再是師傅傳承的熱情。

整點報時在兩分鐘後結束,人群漸漸往四面八方散去。曲終人散是最寂寞的結局。我獨自一人站在廣場上。或許,只有在生命最寂寞的時候,我們才會看透花花世界的樣貌。空無一人的布拉格廣場,它是我最美麗的許願池。

Published on February 08, 201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