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是第三次造訪荒島,然而對我而言,每一次荒島行都別具意義,在此行前即聽聞許多風聲,王蟲計劃恐怕要終止了,因此這回徵召,便毅然決然向上級請願:「讓我去吧,兩個月。」
荒島位於太平洋的正中央,是彩虹州群島中最大的一座島,因為距離大陸遙遠,島上人口不多,也鮮少大型的人為開發,加上氣候條件穩定等因素,荒島的山頂上聚集了許多世界級的研究型望遠鏡,我們臺灣的王蟲也算得上是其中之一,目標是偵測宇宙在幼年時期發出來的光,藉此了解宇宙生而至今的成長歷程,以及當今宇宙的樣貌。島上頻繁的火山活動,擁有茂盛的熱帶叢林與豐富的海洋物種,以及島嶼民族和海權時代的歷史背景,也都讓荒島同時成為相關科學及文史研究、與戶外活動的重要據點。
第一次踏上荒島的時候,就被這裡純樸的景觀所吸引,機場航廈是棟古色古香的木屋,走在裡頭涼爽舒適,還能聞到百年原木的香味;地勤的制服是海藍色的花襯衫,充分展現了荒島蔚藍的大海與熱情洋溢的印象。機場公路就正對著荒島聖山 Mauna Kea,我們朝著山腳下的 Hilo 前進,彷彿所有旅人都與荒島子民一同受到荒島諸神的庇祐。
陳博終於同意分派一輛車供我代步——在取得「駕照」的一年多以後,其實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這次住得比較遠。在荒島,說沒車等同於沒腳是絕對不為過的,荒島上沒有一般的市區公車,最近的超市則是在距離宿舍三英里之外,莫說每次得提一週份量的食材,這起伏的火山地形,光想都讓人動力全無。
新宿舍位在 Kaiao 街底,是個寧靜社區邊緣的大木屋,室內寬敞乾淨,空氣涼爽清新,想起住在 Kukuau 宿舍時,半夜經常得和六腳物種戰鬥的回憶,實在倍感欣慰。已忘記是誰領著我參觀,老室友 John 同時也是新室友,我則被分配到最靠近街角的房間,這兒有兩面窗,自然光線充足,空氣相當流通,往窗外望去就能瞧見聖山 Kea,再好不過。客廳的牆上掛著山豬頭以及鳥類標本,與房東相見歡,原來老房東年輕時正是個獵人呢。
生長在都市化程度較高的臺灣,人們與大自然的相處顯得相當陌生,對於看似用之不竭的資源、以及走過街角就能找到商店的便利,已經習以為常;當我們進入超市,就能夠用金錢來滿足食衣住行的需求時,卻也因此遺忘如何感恩。打獵,已不再是多數都市人民能夠理解的行為,甚至在部份人的心目中存有負面印象,然而當獵人從大自然獲取資源的同時,是抱著感恩的心在祈禱,是與大自然簽署永續經營的契約,這與現代工業對於自然資源予取予求,並且提供人們所謂便利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。在得知房東是個獵人後,心裡油然而生一股敬意,因為我知道,我將要居住在大自然的恩澤之中,而我們也會懂得感恩。
第一週的食譜,實在不想傷腦筋,決定以南洋風味椰漿咖哩來打發,山上的氣溫低,煮飯便成了一件挑戰心志的事情,而高海拔低氣壓也不適合烹煮,事先準備大鍋料理、分裝帶上山微波便成了一貫的解法;至於椰漿,則是為了避免咖哩冷藏脫水後過於乾燥,以致於風味在經過加熱後仍無法復原。想想,我們還真不如西方人懂得過生活,如 Solomon 每每在山上香煎牛排,即便置身無盡的黑幕中,仍把握那細微的光明,維持人間情調。
總共是 65.98 元。第一次自己帶簽帳單去超市採買,以往總得麻煩 Solomon 和 Tony,過去採買時都會被告知每週只有 50 元的預算,不過後來 Peter 告訴我,實際上並沒有這回事。其實以前去超市時,偶爾想吃點好料的、或是多買些零食慰勞自己,也會不小心超出預算,於是,便順手拎了幾大包零食、一手招牌 Aloha 冰茶、以及那不可或缺的 Kona 咖啡豆。山上的儲物櫃中總是堆滿零食跟飲料,寒冷寂靜的夜,若嘴裡有什麼可以咀嚼,似乎也不再那麼漫長了。
與荒島重逢的第一天,一切還是如此熟悉,每次離開時總抱著訣別的心情,因此每次再踏上這塊土地,都會格外感動,也許是因為當時已經認識到,這次的離去將會是真正的闊別,因此每一分、每一秒都特別珍貴。踏著油門,毫無目的地悠悠轉,要把這裡的一切映入眼簾,印在心底,想起第一次告別荒島時寫下的一句話:「你會愛上一塊土地,當你和它交了心。」於此,留戀已無法再更多。
故事該要從摯愛的荒島開始說起。
Published on November 29, 20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