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島之巔


記得多年前在「世界公民島」的一場甄選面談中,董事長呂學海提到了一個關於寶島臺灣的概念,他說,臺灣的地理條件在世界上是很獨特的,從海邊的鹿港開車,只需要三、四個小時就能夠抵達海拔 3275 公尺的公路之巔——武嶺,一路上穿越副熱帶氣候、溫帶氣候抵達寒帶氣候區,看盡了闊葉林、針葉林直到高山草原,也經歷了許多族群的生活圈,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體會到寶島多元的生態與文化,這是地球上少有其他國家能夠相比的。

的確,在臺灣這塊小小的島嶼上,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山頭共有 268 座,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、鄰近的日本,擁有十倍於臺灣面積的土地,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卻僅有 21 座,相較之下,臺灣這座島嶼的特別性就不言可諭了。臺灣的地理位置正巧座落在北回歸線上,橫跨熱帶與副熱帶氣候區,使得我們除了享有更多樣化的陸地生態系外,也擁有因季節變換、洋流所帶來的豐富海洋資源。

雖然沒有真正經驗過從鹿港開車到武嶺,不過這段陳年的談話卻在多年以後引起了我的興致,促使我從 Hilo 海邊開車到荒島的最高點——Mauna Kea 山頂。

與寶島豐富的樣貌比起來,荒島景觀與文化的同一性高得多,也顯得單調許多,不過荒島也有它特殊的地方。荒島的面積大約是臺灣的三分之一,緯度與臺灣相近,整座島上雖然只有五座山,卻有兩座海拔突破四千公尺,與兩座近兩世紀仍有火山活動記錄的活火山;而荒島上雖然不如臺灣有生長在高山氣候的植被,卻擁有臺灣所缺乏的、完整且獨立的熱帶生態系統。

荒島上的樹木大多不高,即使是喬木也幾乎都低於十公尺,其中以火焰樹最常見,並且集中在東半部,荒島西岸因為背信風的關係,降雨量很少,因此植被多為低矮的灌木或草原。從東岸出發,海拔開始爬升時,灌木會開始取代喬木變成主要的植被,接著是稀疏的草原,最後則是幾乎看不到植物的荒漠。鞍部上的視野相當開闊,除了可以看見草原延伸到山腳邊以外,也能看到山體上因噴發的年代不同,而留有不同顏色的火山岩,彷彿是調皮的誰,在凹凸有致的大地上倒下了顏料,創作一望無際的立體畫作。

離開鞍部的 2000 號公路轉向通往 Kea 的連絡道路,這裡是我未曾涉足的地方,進入這條路後,海拔開始快速提升。Kea 的坡度要比 Loa 來得大一些,山坡上有許多火山錐,不像 Loa 是幾乎平坦的緩坡。引擎聲開始有了改變,在好幾個彎道坡上,轉速甚至拉高了每秒近千轉,看來車子也感受到駛向大山的興奮了。一般的房車只能開到海拔 2800 公尺的遊客中心,這裡是柏油路的終點,再往上的路徑是沒有柏油鋪面的碎石山道,必須要四輪傳動車才能開上山。

以往 CY 總提醒我開車上 Kea 要特別小心,聽說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觀光客開車衝出馬路、墜落山坡的意外發生,真正開上這條碎石路以後,會發現 CY 的耳提面命真得很重要。開在碎石上的時候,整台車的感覺輕飄飄的,好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樣,特別是在平坦的直線路段,車子的操縱性比會爬坡或彎道來得差,必須要十分專注才能夠讓車子維持直線行進。一路上,滑動警示時不時便響起,顯示汽車確實偶有打滑的現象,在過了兩個彎以後,我決定開啟四輪傳動模式,滑動的情況略有改善,但還是與平時駕馭的穩定性仍舊相差甚遠。

這條碎石路的限速是每小時 25 英里,即時速 40 公里,而我的時速始終維持在 20 公里左右,仍然偶有輕微飄移的現象,當時我心想,真的有人能夠以時速 40 公里的速度,開在這條路上頭而不打滑嗎?當時的我沒有答案,不過在下山的時候,我驚訝地發現車子的穩定性竟然比上山時還要好,這與過往開車的經驗相反,平常的經驗總是上坡比下坡好開,就像人們總是說:「上山容易下山難」。

後來有一次閱讀一篇談論雪駕經驗的文章,這位資深的雪地駕駛說,在摩擦力較低的路面開車時,除了速度太快(特別是在減速時)容易打滑以外,車速過慢也容易使汽車的操控性降低,而產生打滑的現象,通常較安全的時速大約介於 20 至 30 公里。這篇文章讓我回想起這次上山的經驗。當時,我下山開的速度的確比較快,大約在時速 30 公里左右,操縱性果然比上山時來得好很多,一路上也未曾出現滑動的現象,或許這篇文章正解答了我當年的疑惑,雖然兩者路面型態相當不同。

從海邊開車到 Kea 山頂,可以純粹當成是個實驗,也可以做為探索荒島的一個儀式,就像到臺北要登 101 大樓,到舊金山要走金門大橋,到巴黎要逛羅浮宮;到荒島,當然要到 Kea 山頂瞧瞧那些天文台。而實驗的結果是,從 Hilo 海邊開車到公路的最高點——位於海拔 4200 公尺的 UH88 天文台,只需要兩小時以內即可抵達,接著再徒步半小時繞過一個小火口,即可登上海拔 4207 公尺的峰頂。

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原本關閉的天文台們紛紛開啟觀測窗口準備夜晚的工作,我在 UH88 旁的停車場俯瞰 Kea 的火山口,以及一座座世界級的巨大天文台,眼前的景象真是讓人感到時空錯置,彷彿踏在火星地表上一樣感動。這裡的星空會是什麼樣子呢?

可惜天還沒全暗,巡邏的人就來把大家趕下山了……

Published on May 22, 201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