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落沙灘在哪裡?


離開 Diamond Head 以後,我們來到 Waikiki 海灘游泳。如果說來到 Oahu,卻沒有在 Waikiki 綿密的海灘上曬曬日光浴,或是游泳戲水,那簡直可以說是沒有來過了。這座被世人傳頌的海岸線旁,蓋滿了高樓飯店,飯店的後門直通沙灘,上頭滿是歐美面孔的遊客,有的人趴在浴巾上曬著日光浴,有些人在沙灘排球場中奔馳跳躍,有些則席地而坐,三五成群喝著酒、聊著天,煞是悠閒。

在異地行旅的途中,我們很容易察覺亞洲人與歐美人對於「旅遊」的認知與實踐,其實有相當大的不同。亞洲遊客樂於在最短的時間內,填充最多、最紮實的行程,盡可能造訪最多地方,體驗廉價而道地的美食。歐美遊客則多會找尋一個滿意的地點,在海灘上或泳池邊曬一整個下午日光浴,然後悠哉地享受飯店昂貴的餐廳及表演。對於大多數亞洲遊客來說,旅遊是去看見世界多元的一面,那些不一樣的城市、不一樣的食物,而不僅只是換個地方喝酒聚會,或是延續自己日常裡的那一套生活模式。

除此之外,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,亞洲遊客有較高的比例會帶上單眼相機與沉重的攝影裝備,甚至有不少旅遊團便以攝影為主題,用驚為天人的影像紀錄旅途中形形色色的風景。歐美遊客則是以手機和 GoPro 等簡易器材居多,甚至也有不少兩手空空的人,用最原始的方式將回憶刻畫在腦海裡。

亞洲與歐美這樣的二分法,或許不甚公平,但卻是很直白的對照與衝擊。然而在這樣二分法之外,我們也發現日本遊客確實難以被歸類為其中一方,而是將兩方的特質融合於一身。日本遊客通常自成一群,造訪特定的景點,就像是背後有一本旅遊聖經在指引著他們,必須遵循如此一般的朝聖路線。

雖然這樣說起來,亞洲人似乎比起歐美人更加刻苦耐勞,不過相較於觀光性質比較高的旅遊度假,真正稱得上刻苦耐勞的「旅行」,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在國外旅行的時候,我們反而比較常遇見來自歐美的旅行者,而且幾乎都是獨行者。這些旅人通常不會住在舒適的飯店,隨身背著最少四十公升起跳的背包,還外掛一顆睡袋,以最低限度的需求度過長時間的旅途。這樣的印象與觀光旅遊恰恰相反。我想這與他們所謂「gap year」的文化有關。這些在原生家庭衣食無虞的孩子,從小被照顧得太安逸,即便到高中畢業時,仍然對許多生活常識一無所知,因此在進入大學生涯或職場以前,需要脫離舒適圈養成獨立的態度,同時探尋內心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。正如在今日這樣資訊發達的世界,到異地做志工,服務世界上較弱勢的族群也成為一種趨勢。在那些物質條件比較不好的地方,體會過貧乏的生活,會知道生命真正的需求,也會讓自己更明白未來的人生該珍惜些什麼。

幾天後,我們造訪附近的 Hanauma Bay 海水浴場,在這裡,東方面孔的比例便明顯比 Waikiki 高出許多。我想,這是因為 Hanauma Bay 並不是設計來讓人虛度一整天,不像 Waikiki 一帶,已被規劃成迎合歐美遊客的度假區。Hanauma Bay 半封閉的地形,使得陸地與海洋生態得以融合,豐富的淺海生物與熱帶魚類棲息在這裡,運氣好的話,也可以和海龜一起游泳,因此吸引觀光客慕名而來。只可惜,這裡的水深太淺,大量的觀光客將原本豐富的珊瑚都幾乎踩死了,讓這座景色美麗的海灣失色不少。

我們開上 H2 州際公路,貫穿 Oahu 島上兩座山脈之間,前往北海岸。這裡是世界知名的衝浪場,因為迎東北信風,也由於海底地形變化較大的關係,這裡的浪動輒數公尺高,源源不絕。衝浪是夏威夷以及大洋洲各部族的傳統運動,衝浪的技術也與社會地位息息相關。如今,衝浪已然成為全世界流行的極限運動之一。北海岸最有名的衝浪點是日落沙灘,綿延數公里的沙灘面向西北方,是海濱看日落的絕佳地點,故得其名。由於沿途都沒有指標,在經過了幾個沙灘以後,為避免開過頭,我們把車停到其中一個沙灘裡頭。
「嘿,抱歉,你知道日落沙灘在哪裡嗎?」我問了路過的大哥。
「老兄,這裡就是日落沙灘。你有看到了嗎?」他指著眼前黃澄澄的沙灘說。

原來,有時候我們所放眼追尋的目標,其實就近在眼前而不自知。遠方肥胖的大叔坐在涼椅上,聽著澎湃的海浪不斷拍打沙灘,另一頭坐在毯子上的氣質姊姊正好整以暇地讀著書。我想,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社會,人們總是忙於追逐俗世價值,努力往自己身上黏貼能夠獲得普世認同的標籤,而忘了傾聽自己內心深處最忠實的聲音,因此人們需要從生活與工作中逃離,去旅行,去度假。

「是的,我看到了。」從汲汲營營的日常抽離以後,我突然領悟到,原來在日落之前,有好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努力,那些發自內心追尋的事物,以及無須用普世價值評判的夢想。

Published on December 30, 201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