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島印象


在山下的日子,我們都住在名為Hilo的小鎮,這是荒島上最繁榮、人口最多的市鎮。總令人念念不忘的荒島,其實是彩虹群島中,面積最大的一座島,島上擁有兩座海拔超過四千公尺的高山,外海則是深達六千公尺的太平洋。這兒居民,總是親切而祥和,這兒遊人,總是陽光又熱情,怎能不習慣突如其來的問候呢?行路的、開車的,隨時把手準備好,比個「六」,搖一搖,Aloha!

Hilo 曾是荒島王國的「首都」,來到這兒的遊人們,都想親眼見識 Kamehameha 國王的丰采,以及號稱荒島版石中劍的那塊 Naha 石,對於 Kamehameha 的印象,其實一直都烙印在人們的記憶中,只是等待著被喚醒罷了,那就是「かめはめは(龜派氣功波)」。出發前,Fu 就像個小動漫迷一樣,不斷熱情地提醒我要為此去朝聖國王的雕像,我對於かめはめは沒什麼特殊情感,反倒對 Kamehameha 有著發自內心的尊敬,所以我還是來到了國王的座下,細讀那段乘載著艱辛的神話與歷史。

在科技進步、資訊發達的今天,我們依然不能忘記歷史,對一塊土地的歷史足夠了解,會對它產生不可取代的情感,今日之所見,都是建構於昨日的歷史之上,而我們也都正在寫歷史。坐在濱海公園的樹下,高速公路上的車來來往往、呼嘯而過,這些看似日復一日、一成不變的生活軌跡,其實都緩慢變化著,只是少有人用心去經驗。荒島的歷史,與寶島確實具有共同之處,步向繁榮的今日正在排擠傳統,可不免有許多人們甘於接受人造的、片面的歷史,而完整的故事逐漸殘缺,最終被世人所淡忘。並非人人都是歷史學家,但日常的考古不可少,追尋傳統並非守舊,而是讓正在書寫的故事能夠更貫徹、更一致,這樣的傳承,不也正是為了開展美好的未來嗎?

位於荒島東岸的 Hilo,全年接受信風溫柔的吹拂,時不時細雨綿綿,轉眼卻又見晴陽高掛,往復之間,彩虹乍現。這天,我來到同樣位於東岸的 Kalapana,原本晴朗湛藍的天卻突然飄下雨來,在眾人一陣驚呼中,意外畫出美麗的虹,本想在海灘上等待彩虹消失,滿足地打道回府,怎料彩虹遲遲不下班,半小時後竟換成我向彩虹道了別。來到荒島看彩虹,真會覺得以前看過的彩虹都不是彩虹,與村裡賣衣服的大媽分享時,她還很得意地強調,這裡可是「彩虹州」呢。

除了彩虹之外,陽光、沙灘、比基尼……,以一個過客而言,這些似乎足以構成豐富的荒島印象,當地人對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又有什麼印象呢?再次來到荒島,終於能夠像個在地人一樣悠哉地開車到海邊、到市區的農民市集、到郵局,搬到 Kaiao 之後,發現透過房間的窗戶便能望見聖山,才意識到原來在 Hilo 開車也幾乎都能瞧著它。我曾問朋友,關於荒島的印象是什麼?
「火山,岩漿,天文台!」立山老師說。
「海龜海龜海龜。」

是啊,其實對於荒島,我所認識的並不多。

Published on December 04, 2016.